铁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应用实践——佳讯飞鸿 交通事业部技术总监 张俊武

首页    新产品介绍    工务类    铁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应用实践——佳讯飞鸿 交通事业部技术总监 张俊武

安全,铁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它一直是铁路运输的管理者和生产者们谈论最多、思考最多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全与否,决定着生存与发展。国铁集团一直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强化现场控制和应急处置,扎实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安全,贯彻于铁路建设、运维、运营的各个阶段,今天我们主要一起看下铁路运营过程中作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痛点:

首先,线路生产作业安全管控难

在咽喉区、区间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无法精准掌握,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作业、超范围作业、无计划施工等情况,当突发紧急事故时,如何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

其次,站/场生产作业安全管控难

例如一些大的编组站、枢纽站等,业务量非常大,经常存在多工种同时作业,那么如何能够实时掌握不同工种作业人员的精确位置,作业过程是否存在违规作业行为等,也是我们安全生产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三,对于关键岗位人员作业安全的管控

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调度大厅、值班室、驾驶室等人员健康状态的感知,二是值班室、驾驶室等人员工作规范性的监管。

针对以上管控难的痛点,铁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作业安全可视。在路局、站段指挥中心可以掌控全局或者管辖范围内的生产作业情况,并能实时调看现场图像,了解现场作业;

  • 作业流程可视。建设健全施工作业、维修作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对施工作业的全流程进行管理。并结合GIS一张图、北斗高精定位等实现局管线路、车站、作业车、作业人员的一张图调度;

  • 作业沟通快捷。为作业人员提供便捷的可视化通信手段,作业过程中或者突发紧急事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关人员,并能实现视频通话,为沟通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信息;

  • 作业安全预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北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预警。

铁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平台的整体架构,由智能感知层、泛在网络层、平台层、业务应用层四部分组成。其中智能感知层包括各种固定、移动的音视频通话终端、视频监控终端、AR眼镜、无人机、作业巡检车、各种传感器等;综合运用运营商、铁路5G-R、铁路专用传输网、北斗、宽带卫星等多种手段,接入中心平台。通过中心平台的数据交换与综合处理,实现线路作业、站/场作业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管控。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佳讯飞鸿在铁路领域智能安全管控方面的应用实践。

第一部分,线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应用实践,主要业务功能包括:一张图、两种工作模式、三种典型应用场景以及多项智能应用。

通过全局GIS一张图,实现路局、站段、车间、工区、现场的多级联动指挥,实时显示施工作业计划、作业进度、作业地点、人员、车站、物资等,并可直接进行视频监控的调看,以及与各级人员之间进行可视化的通信联络。

采用平战结合的原则,实现作业安全管控以及应急指挥。作业安全管控主要包括施工作业计划、作业流程、作业过程的管控。应急指挥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管理、应急案例库的管理,并综合运用公网4G/5G、铁路专网、宽带卫星等多种手段,使指挥中心领导能够快速实时的了解应急现场情况,并进行应急指挥决策。

三种典型场景指的是咽喉区、区间以及车站机房,其中咽喉区、区间主要通过摄像头、手持终端、AR眼镜、无人机等实现对现场作业安全的无死角监控,以及作业安全行为的卡控等;机房可通过机器人等手段,实现对机房设备、环境、巡检人员作业情况的管控。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已经非常普及,但是针对铁路行业业务的应用还没有广泛铺开,以下是佳讯公司在实际项目中的一些应用实践,包括作业区域的智能识别检测,人员跨线告警、现场防护员是否到位、防护员是否参与施工、工器具遗留检测、径路内人及动物的检测,大型施工作业检测,以及火光烟雾报警等。下面有几个视频分析的实际应用,给大家分享一下:

人员跨线不规范、防护员参与施工、大型机械作业无随机防护人员、线路旁发现火灾隐患。

第二部分,站/场作业智能安全管控应用实践

下面我以编组站为例,在编组站内存在多种作业场景,包括调车作业、货检、列检、外勤、工务、电务等,经常遇到多工种同时作业,那么如何实时了解作业情况,对编组站进行作业安全管控呢?佳讯基于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为编组站建设作业可视化安全管控平台,实时显示作业信息、设备设施状态、作业人员位置、作业过程可视、作业流程卡控、调车作业的自动化以及编组站应急指挥。

同时结合北斗高精定位、以及视频分析技术,对编组站人员作业非标行为进行安全预警,例如人员跨线规范的预警、作业人员未在规定走行路径进行行走、人员轨迹跟踪、无领车员调车作业告警、列车接近预警等,通过智能化辅助手段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三部分,关键岗位人员智能安全管控应用实践

目前我国的“复兴号”各类检测项点包括2500多项,可以说已经做得全方位的实时监测。生产人员是作业过程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关键岗位生产人员的生理状态监测基本为零。当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式设备等已经应用非常成熟,可实时监测人的生命体征,并进行分析生成报告。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技术应用到铁路关键岗位人员的健康状态监测,例如调度员、值班员、司机等。可实时监测人员的疲劳程度、异常体征、突发疾病等,并进行预警,最大限度的保障关键岗位人员的健康安全。

另外,关键岗位人员作业规范性的监测对安全生产同样非常重要,可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实现对调度员、值班员是否离岗,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盹睡、长时间看手机,司机行为规范等进行智能检测,并产生告警提示。

最后,佳讯飞鸿将持续采用新ICT技术,助力铁路作业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的建设,谢谢大家!

2021年8月13日 16:09
浏览量:0